看到“胭脂红泪”这几个字,我就想起前段时间自个儿在家瞎折腾那档子事儿了。
也不知怎么就心血来潮,说是想自己弄点天然的胭脂,就是古时候那种,感觉挺有意思的。上网查了些乱七八糟的方子,看着好像也不难。主要是被那些图片给迷住了,红得那么正,那么润,心想着弄出来肯定特好看。
第一步:找材料
我就开始到处找材料。说是要用什么红蓝花,还有些别的。跑了好几个地方,花草市场、药店都去了。好不容易凑齐了几样看着像那么回事儿的东西。心里还挺美,觉得这开头还挺顺。
第二步:动手做
找了个周末,把家伙事儿都摊开在厨房。家伙事儿也就是些碗、小锅、纱布啥的。按照网上说的,先把那花瓣给捣碎,捣捣,弄得满手都是红红紫紫的汁水。看着挺像回事儿,颜色也挺艳。
然后就该过滤了。我拿块纱布,把捣烂的花渣包起来,使劲拧。那汁水是出来了,但不多,而且颜色好像也没图片上那么纯。弄得灶台上、手上,甚至衣服上都沾了点,洗起来费劲。
第三步:反复折腾
第一次弄出来的,颜色有点发暗,根本不是想象中那种鲜亮的胭脂红。我不甘心,觉得是不是哪步没对。又重新来过。
- 加了点别的什么东西,说是能让颜色更稳定。
- 控制火候,小火慢慢熬。
- 过滤的时候用了更细的布。
结果? 折腾了一下午,厨房弄得一塌糊涂,得到的还是那么一小点颜色不正、质地也不对的东西。要么太稀,要么干了就结块。根本没法用。
放弃与感慨
看着那一小碗颜色暗沉、奇奇怪怪的“半成品”,再看看被染花的双手和一团糟的厨房,真是有点哭笑不得。说“红泪”,我倒没真哭,但那份挫败感和泄气劲儿,真是实打实的。
真是应了那句话,看着好看的东西,背后指不定费了多大劲儿,流了多少“泪”。 我算是明白了,这玩意儿真不是随便看看就能搞定的。老老实实把东西都收拾了,那点“胭脂”也倒掉了。得,还是用买的省心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