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这“十个人”,不是啥正经项目,倒更像是我自己给自己找的一个实践。那阵子感觉工作有点瓶颈,老觉得跟人打交道差点意思,特别是人一多,场面就容易乱。正好手头有个不痛不痒的小任务,需要几个人配合,我就琢磨着,干脆拉上十个人试试水,看看自己能不能把这摊事儿给捋顺了。
我就没想搞得多复杂。就是从不同部门找了十个平时接触不多,但感觉各有特点的人。有老油条,有愣头青,有话多的,也有闷葫芦。我的想法很简单,就想看看把这么一帮背景、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凑一块儿,能不能让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使劲。
第一步是拉群,然后试着开了个启动会。嚯,那叫一个热闹!说是启动会,更像是茶话会,东拉西扯的,没几句在正题上。我试着把任务目标、分工啥的说了一下,下面就嗡嗡嗡的,有质疑的,有提建议的,还有纯粹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。当时我就感觉,这事儿比我想象的难搞多了。
接下来几天,我挨个找他们聊。想摸摸每个人的想法,看看他们在乎有啥顾虑。聊下来发现,问题五花八门。有的人觉得这事儿没意义,不想投入;有的人觉得凭啥听我的;还有的人纯粹就是想借这个机会多认识几个人。心思各异,拧不成一股绳。
中间的折腾
没办法,只能硬着头皮上了。我试着把任务拆解,分给不同的人。但问题又来了,总有人拖拖拉拉,或者干出来的活儿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。催紧了,人家还不乐意,觉得你多管闲事。那段时间,我天天就在协调、沟通、擦屁股,感觉自己不像个组织者,倒像个老妈子。
中间还发生了个小插曲。有两个人因为意见不合,在群里直接吵起来了,言辞挺激烈的。我赶紧出来打圆场,私下分别找他们沟通,好说歹说才把火气压下去。那时候我就琢磨,管十个人,跟管一个班差不多,心累。
- 跟每个人都得用不同的沟通方式。
- 得时刻盯着进度,还得照顾大家的情绪。
- 还得想办法建立一点点团队的氛围,太难了。
咋样了?
那任务算是勉强完成了,效果嘛也就那样,不好不坏。但对我来说,结果不重要,重要的是这个过程。我算是亲身体验了一把,把十个没啥交集、各有想法的人捏合在一起有多不容易。
这回实践让我明白,人越多,沟通成本越高,管理的难度是指数级增加的。以前老听别人说团队协作难,自己没带过这么“杂牌军”的队伍,体会不深。这回算是栽了个跟头,但也摸到点门道。至少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,心里能有点谱,知道哪些坑得提前避开,哪些人得用什么法子去“哄”。说白了,就是吃一堑长一智,这十个人,算是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