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一次大疫还会远吗?提前做好这些准备心里更有底。

天美租号

说起来这“大疫”三年,对我个人来说,倒不是一开始就慌着抢啥东西,而是触发了我一个怪毛病——或者说,是把我一个老习惯给放大了。

那阵子,不是各种消息满天飞嘛人心惶惶的。我在家待着,一开始还觉得是放假,刷刷手机,看看新闻。看着看着,心里就有点发毛。不是怕别的,就是觉得,这日子好像一下子变得不确定了,抓不住了。

然后我就开始收拾东西。

下一次大疫还会远吗?提前做好这些准备心里更有底。

也不是说大扫除那种,是特别具体的那种收拾。我先是把我那堆积如山的书,一本本全搬下来。书架不够了,就堆地上。然后,我一本本地擦灰,看封面,想当初是为啥买的。擦干净了,就琢磨怎么重新分类摆放。

以前,也就按文学、历史、工具书这么大概分分。那次不行,我得分得特别细。比如历史,得分中国古代史、中国近代史、世界史,世界史里还得细分国别和地区。光是给这些书找个“家”,我就折腾了差不多一个星期。

家里人看着我天天跟那堆书较劲,觉得我有点魔怔了。说:“你这时候不看看新闻,不琢磨琢磨囤点跟这书过不去干”

从书到工具箱

我当时也说不清楚为就是觉得心里堵得慌,得找点事儿干,找点能完全由我掌控的事儿干。把书码得整整齐齐,每一本都在它“应该”在的位置上,这让我感觉,好像生活里还有点秩序。

弄完书,我又盯上了我的工具箱。那箱子乱得呀,扳手、钳子、螺丝刀、各种钉子螺丝混在一起,找个东西得扒拉半天。我就把所有东西全倒出来,摊了一地。

下一次大疫还会远吗?提前做好这些准备心里更有底。

  • 第一步,清理。把生锈的、坏掉的,毫不犹豫地扔掉。
  • 第二步,分类。钳子归钳子,扳手归扳手,螺丝刀按大小和类型(一字、十字)分开。
  • 第三步,整理。找了些小塑料盒,把钉子、螺丝、垫片这些小零件按尺寸规格分开装贴上标签。
  • 第四步,归位。把所有东西在工具箱里重新布局,争取下次一打开就能拿到想要的。

下一次大疫还会远吗?提前做好这些准备心里更有底。

这个过程比整理书还费神,手上沾满了油污,有时候为了找个配套的螺母能翻半天。但每整理好一类工具,心里就踏实一点。

抓住点实在的

现在回想起来,那段时间我做的这些“实践”,就是一种应激反应。外面风声鹤唳,各种说法都有,什么“下一波”、“囤货”、“封锁”,听得人焦虑。我这个人,可能有点笨,不知道怎么去应对那些宏大的、不确定的东西。

我就只能抓住点身边实在的、能控制的东西。

把书整理好像知识就还在那里,没丢。把工具收拾利索,好像自己就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虽然这些跟病毒、跟疫情本身没啥直接关系,但它能让我那段时间,心里头稍微安稳一点,觉得日子还能往下过,还能自己动动手,做点

可能很多人有不同的方式,有人学做饭,有人健身,有人打游戏。我,就靠着这点“收拾”的劲儿,把那段最迷茫的时间给撑过去了。也算是我应对“大疫”的一种笨办法,一种实践记录。

下一次大疫还会远吗?提前做好这些准备心里更有底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
验证码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4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