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瞎琢磨的一件事儿。也没啥大事儿,就是关于这个自拍,特别是亚洲和欧美那边的风格差异,我自己动手实践了一下,感觉还挺有意思的。
为啥琢磨这个?
也没啥特别高大上的理由。主要就是平时刷手机,老看各种照片嘛时间长了就感觉,好像亚洲这边小姑娘喜欢的自拍风格,跟欧美那边的妹子,路数不太一样。一开始就是这么个模糊的感觉,也没太往心里去。
开始动手实践
后来有段时间比较闲,就想着,干脆仔细看看,琢磨琢磨这里头的门道。我这人就这点不对啥事儿稍微一起了点兴趣,就非得自己动手试试不可。
第一步,就是看。也没专门去下什么图库,就是平时刷社交媒体啥的,看到觉得有代表性的,就停下来多瞅瞅。亚洲的,欧美的,都看。心里默默记一下,这角度,这表情,这光线,这后期处理的感觉。
第二步,归纳光看不行,容易忘。我就拿个小本本(就是手机备忘录),简单记了几点我观察到的不同,大概有这么些:
- 角度和构图:感觉亚洲这边好像比较喜欢从上往下拍,显得脸小眼睛大,有时候还带点歪头杀啥的。欧美那边,角度好像更随意,有时候甚至怼脸拍,或者来个大侧脸,强调轮廓感。
- 表情管理:亚洲这边卡哇伊风的嘟嘴、剪刀手还是挺常见的,或者就是那种甜美微笑,眼神带点无辜感。欧美那边表情好像更放得开,大笑、搞怪、或者就是酷酷的不看镜头,追求那种自信或者慵懒的感觉。
- 滤镜和修图:这点差异挺明显的。亚洲这边普遍喜欢用滤镜,皮肤要磨得白白嫩嫩,眼睛放大,下巴调尖,追求一种漫画感或者说精致感。欧美那边,相对来说后期痕迹轻一点,有时候脸上的小雀斑、皮肤纹理反而会保留,更追求自然和健康的光泽感,也有浓妆和重度修图的,但整体感觉不太一样。
- 场景和氛围:亚洲自拍背景常常是咖啡馆、网红墙或者室内,打光也比较柔和。欧美那边好像户外阳光下的自拍更多,或者健身房、旅行途中,整体感觉更动态、有活力。
第三步,自己上手试。看了半天,理论一大堆,不如自己试试。我就翻出手机里以前的照片,或者对着镜子随便拍几张,然后用不同的修图软件,分别往亚洲风格和欧美风格上靠拢。
试试亚洲风,就加个美颜滤镜,把皮肤调白调亮,眼睛稍微拉大一点,再加点可爱的贴纸。试试欧美风,就可能调高点对比度和饱和度,或者加个偏暖色调的滤镜,保留皮肤细节,甚至可以稍微加点颗粒感,假装是胶片拍的。
实践下来的一点感受
这么一通折腾下来,算是对这两种风格有了点更直观的认识。真不是说哪个好哪个不就是文化和审美习惯不一样。
亚洲这边可能整体上更偏向于营造一种理想化的、可爱的、或者温柔的形象。欧美那边,可能更侧重于展现个性和自信,记录真实的生活瞬间,哪怕是不完美的瞬间。
这都是我个人瞎琢磨加动手实践得出的粗浅看法,肯定不全面,现在风格融合也挺多的。主要就是体验了一下这个过程,挺好玩的,也算是给自己找了个事儿干。大家也就随便听听,图一乐呵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