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玩《白色相簿2》这事儿,挺偶然的。之前老是在网上看到些什么“白学”、“名场面”的梗,虽然不太懂,但看大家聊得那么热闹,就有点好奇这到底是个啥游戏,能让这么多人讨论。
正好那段时间比较闲,就想着找来玩玩看呗。搞到游戏本体费了点功夫,毕竟年代有点了,不像现在手游点一下就装装完驱动、运行库啥的,折腾了一小会儿,总算是能打开了。
开始玩了
刚进游戏,感觉也就那样,普通的日式校园AVG嘛立绘还行,音乐挺好听的。主角叫啥来着,北原春希,对,一个看着挺普通的男高中生。然后俩女主角,小木曾雪菜和冬马和纱,很快就都出场了。
一开始就是日常,拉人组乐队,准备学园祭演出。开头那段剧情有点慢,就是各种对话,跑地图,选择去哪儿。我当时就有点犯嘀咕,这游戏真有网上吹得那么神?
但玩着玩着,就有点不一样了。看着他们三个人从陌生到熟悉,为了学园祭一起练吉他、练钢琴、练唱歌,那种青春期的感觉慢慢就出来了。尤其是一些细节,比如春希怎么一点点撬开和纱那冷冰冰的外壳,还有雪菜在中间怎么调和气氛,感觉挺真实的。
学园祭前后
剧情推到学园祭那块儿,感觉一下子就抓人了。那场live演出做得真挺不错的,气氛烘托到位了。看着屏幕上他们仨在台上表演,我这心里也跟着激动。觉得“欸,这游戏好像真有点东西了”。
但是! 高潮过后,这剧情就开始不对劲了。关系开始变得复杂,说不清道不明的。春希夹在雪菜和和纱中间那个纠结,看得我这个局外人都跟着难受。很多对话选项,选哪个都觉得不对劲,感觉怎么选都会有人受伤。我当时就想,这作者是不是故意的,净整些让人胃疼的玩意儿。
后面那些事儿
打通了所谓的序章(IC),后面还有终章(CC)和最终章(Coda)。这部分就更厉害了,各种路线选择,不同的结局。我先是自己瞎玩,打出一个结局,感觉心里堵得慌。后来忍不住去查了查攻略,好家伙,这分支也太多了。
跟着攻略又试了几条线,每条线都有不同的侧重,把人物关系的那种拉扯、无奈、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。特别是到了Coda部分,时间线拉长了,角色的成长和变化更明显,但那种感情上的纠葛反而更深了。玩得我好几次都想摔鼠标,心里骂“这都什么事儿”。
- 雪菜线感觉就是,一种努力维持的日常。
- 和纱线就激烈多了,各种冲突爆发。
玩到整个人都有点恍惚。这游戏,你说它好在哪儿?画面?音乐?都还行,但最厉害的还是写故事的人,太能折腾人了。把那种青春期的爱恋、友情、背叛、选择的痛苦写得特别细,让你玩的时候完全代入进去,跟着角色一起开心,一起难过,一起纠结。
现在回想起来,玩这游戏的过程真挺累的,主要是心累。但又不得不承认,它确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那些所谓的“白学梗”,玩过之后再去看,感受完全不一样了。不是单纯觉得好笑,反而有点五味杂陈。算是一次挺特别的游戏体验,虽然过程挺折磨,但确实玩进去了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