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就来唠唠我捣鼓这“飞鞋”的事儿。
起因挺简单的,就是我那双跑了好几年的老鞋,底子都快磨平了,跑起来感觉脚底下硬邦邦的,膝盖也跟着有点不得劲。寻思着,得换双新的了。正好那段时间,老听跑友圈里念叨什么“飞鞋”、“碳板”的,说得神乎其神,跑起来怎么怎么省力,怎么怎么快。
耳朵根子有点软,听多了就心痒痒。 就开始在网上瞎看,什么特步的160X,李宁的飞电、赤兔,还有那个乔丹的飞影,哇塞,看得我眼花缭乱。价格也是五花八门,便宜的一两百,贵的奔着两千去了。什么这科技那材料的,吹得天花乱坠,我也搞不太懂,反正就是感觉挺厉害的样子。
一开始我是犹豫的,你说一双鞋,真能有那么大差别?别是智商税。但是架不住身边好几个人都换了,还跟我说效果怎么怎么我这心里就跟长草了似的。
挑来选去的过程
我这人买东西有点选择困难。看了半天,贵的觉得肉疼,便宜的又怕没效果,白花钱。什么适合竞速,什么适合日常训练,什么适合大体重,搞得我一个头两个大。
- 先是看了几款国产的,像361°、鸿星尔克什么的,价格相对实惠点,评价好像也还行。
- 然后又去瞅了瞅那些大牌,什么耐克、HOKA,价格确实顶,但样子也确实骚气。
- 目光又落回国产那几款主打的竞速鞋上,什么飞影Plaid 2.0,赤兔8PRO,还有那个特步的两千公里三代,名字起得一个比一个猛。
纠结了好几天,饭都吃不香了。 想,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不穿穿怎么知道?得,不能再犹豫了,不然鞋没买着,时间全耽误在瞎琢磨上了。
终于下决心入手
我还是选了一款评价里说“性价比高”、“脚感还行”的国产“飞鞋”,具体哪个牌子就不细说了,免得有打广告的嫌疑。价格嘛中等,就是那种咬咬牙也能接受的程度。
拿到手第一感觉,确实轻,比我之前那鞋轻不少。样子也还行,挺唬人的。迫不及待就穿上试了试。刚踩上去,嚯,那感觉,怎么说,有点怪,软,但是又有点弹,脚底下好像有个东西顶着你往前走似的。一开始还有点不习惯,走路都感觉怪怪的。
穿上跑跑看
第二天我就穿着新鞋出去跑了。你别说,跑起来感觉真不一样。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鞋真有效果, 就感觉步子迈得轻松了点,好像没以前那么费劲了。特别是跑塑胶跑道的时候,那回弹反馈挺明显的。
跑了大概五公里,感觉还不错,脚也没觉得累。后来又陆续跑了几次,慢慢就习惯了这种脚感。确实比我那旧鞋舒服多了,跑完之后膝盖和小腿也没以前那么酸胀。
这玩意儿也不是神药。你想光靠一双鞋就跑多快,那也不现实。该练还得练,核心力量、跑姿什么的都重要。鞋子顶多算个辅助,让你跑得舒服点,可能恢复得快点。
到现在这双鞋也穿了小半年了,跑了大概也有个几百公里。感觉还行,没出啥大毛病。就是鞋底好像磨损得比我之前的鞋快一点,可能材料就这样。我觉得这钱花得还算值。
3 这所谓的“飞鞋”,确实有点东西,不是纯忽悠。但效果多大,也看个人感受和期望值。你要是刚开始跑,或者就平时随便跑跑,我觉得没必要追求最顶级的,找个适合自己的、舒服的就行。要是想在速度上有点追求,那试试这种带科技的鞋,可能会给你带来点惊喜。
反正我是这么折腾过来的,一点个人体验,说得比较糙,希望能给也在纠结的朋友一点参考。别太迷信,也别完全不信,自己去试试最靠谱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