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老琢磨一个词儿,“雅皮士精神”。一开始我听到这词儿,脑子里冒出来的就是那种八九十年代电影里的感觉,穿得特讲究,出入高级写字楼,喝着咖啡谈着几百万的生意那种。感觉离咱普通人挺远的。
我自个儿,就是一个在大城市里混饭吃的普通人。每天挤地铁,对着电脑敲敲打打,晚上回去累得跟狗似的。刚开始,我觉得“雅皮士”这玩意儿跟我没啥关系,甚至有点儿瞧不上,觉得太装了,不接地气。
初次尝试与碰壁
后来有段时间,工作上特别不顺心,感觉自己忙活半天,啥也不是。看着身边有些人好像过得挺“精致”,就有点儿动摇了。心想,我是不是也得“雅”一点儿?是不是也得“拼”出点儿名堂来?
于是我就开始瞎折腾。第一步,先从外形下手。咬咬牙,买了件稍微贵点儿的衬衫,想着穿上能显得专业点儿。还特意去学人家喝手冲咖啡,虽然喝不出个所以然,但感觉仪式感挺足。那段时间,确实觉得自己好像“高级”了那么一点点。
第二步,就是玩命工作。那会儿真跟打了鸡血似的,主动加班,抢着干活,想着赶紧做出点成绩,升职加薪,好配得上那件新衬衫和那杯“品味不凡”的咖啡。我琢磨着,这大概就是“雅皮士”里那个“拼”字儿的体现。
- 早上提前一小时到公司,晚上不到九十点不走。
- 周末还经常去公司转悠,或者在家研究业务。
- 开会抢着发言,生怕别人觉得我不行。
过程中的迷茫与反思
可这么折腾了一阵子,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对劲。人是累得够呛,黑眼圈比眼睛都大,但心里那股劲儿好像越来越虚。那件好衬衫,穿了几次也觉得不自在了,总感觉不是自己的衣服。那咖啡,喝来喝去还是觉得不如楼下便利店的来得痛快。
更重要的是,我发现我所谓的“拼”,有点儿变味儿了。好像不是为了把事情做而是为了做给别人看。 为了那个“年轻有为的专业人士”的标签。结果?业绩没看到明显起色,反而因为太急躁,搞砸了几个小项目,还把同事关系弄得有点儿僵。
那段时间挺难受的。我开始琢磨,这“雅皮士精神”,到底是个啥玩意儿?难道就是穿着“雅致”的皮囊,去玩命“拼搏”给别人看?如果是这样,那也太累了,太没劲了。
现在的理解
后来我慢慢想明白了。可能是我一开始理解得太表面了。真正的“雅”,可能不是指穿多贵的衣服,用多好的东西,而是指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要求,一种内心的从容和对自己的认可。 比如,把自己的小窝收拾干净,好好吃每一顿饭,工作之余培养点儿真正喜欢的爱让自己活得舒服点儿,这可能更“雅”。
而那个“拼”,也不是瞎拼、蛮干,更不是为了装样子。 它是指对工作负责,持续学习,提升自己的能力,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,而不是为了那个虚无缥缈的“成功人士”标签。是那种,我知道自己要什么,然后踏踏实实去努力的状态。
我现在不刻意追求那些表面的东西了。衬衫还是穿普通的,舒服就行。咖啡也随便喝了,提神最重要。但我会坚持每天看点儿书,学点儿新东西,工作上也还是努力,但更多的是为了把手头的事儿做解决实际问题。周末会去爬爬山,或者在家看看电影,让自己放松下来。
我感觉,现在的状态,可能更接近我理解的“雅皮士精神”?就是,既要努力工作,对得起自己的职业,也要好好生活,对得起自己这个人。 不再是为了别人的眼光去“装”,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充实和舒服去“活”。这过程挺折腾的,但也算是个收获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