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就来唠唠我最近瞎琢磨的这个《手机帝国》游戏。别看它就是个模拟经营,玩起来还真有点上头,也挺费脑子的。
刚进去的时候,那叫一个穷,两手空空,就一个小破公司。看着那点启动资金,心里直打鼓,这要是第一步走错了,估计立马就得关门大吉。我当时寻思着,得先活下来,赚点小钱再说。看来看去,觉得那些花里胡哨的高端机咱也玩不起,技术、资金都不够,那就先搞点便宜实惠的中端机试试水。
我就开始捣鼓了。选配件的时候,真是抠抠搜搜,啥都想着用最便宜的,成本必须给我压住!屏幕、芯片,只要能用就行,性能啥的先放一边。但是,外观上得下点功夫,起码看起来不能太掉价,不然谁买?定价策略嘛我一开始比较贼,就是尽量往高了定,比成本高出不少,追求一个高利润。有人说这是“高价低配”,没办法,初期不这么搞,资金链说断就断。
捣鼓出第一款手机,放到市场上去卖,心里那叫一个忐忑。每天盯着销售数据,涨一点就开心半天,跌了就赶紧琢磨是不是哪里不对。还运气不错,靠着这种“经济适用型”手机,慢慢积累了我的第一桶金。
手里有了点钱,心思就活络了。光靠这种低端走量的活儿肯定不行,别人技术一上来,咱就没竞争力了。这时候我就开始琢磨提升技术了。这游戏里技术研发挺关键的,我看有新的图纸出来,只要资金稍微允许,我就赶紧点,尤其是屏幕和芯片相关的,感觉是核心。虽然点科技烧钱快,但不点的话,后面肯定跟不上。
中期发展就比较纠结了。钱还是不够花!是继续猛点科技树,保持技术领先?还是多开几家分店,扩大销售渠道?有时候看着排行榜上那些大佬,又是收购小公司,又是搞生态的,心里也痒痒,但咱得掂量自己的实力。我那时候的策略是,技术研发优先,保证产品有迭代能力,然后有点闲钱了,再去考虑开分店的事。收购小公司我比较谨慎,怕步子迈太大扯着蛋。
慢慢地,公司规模起来了,也能开始碰高端机了。做高端机那利润是真的爽,一台顶过去卖好几台。成本也高,对技术要求也更严。这时候就得更注重研发和品牌形象了。我开始升级我的体验店,搞得漂亮点,也学着别人弄点什么耳机、充电宝之类的生态产品,虽然感觉就是添头,但好像能提升品牌形象和用户粘性?反正系统提示让搞,我就跟着搞了点。
一路玩下来,感觉就是不停地做选择:选市场定位、选技术路线、选扩张策略。有时候一步走错,可能就得读档重来(如果能读档的话,哈哈)。就是得先保证活下去,然后抓紧搞技术,再慢慢扩张,盯着市场风向,别掉队。过程挺累,但也挺有成就感的,看着自己的“手机帝国”一点点建立起来,还挺像那么回事儿。
差不多就是这么个过程,瞎玩,瞎琢磨,也没啥特别高深的理论,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。分享给大家,看个乐呵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