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“日本金手指”这玩意儿,我当初也是挺好奇的,听着就玄乎。网上查了查,说法五花八门,有说是游戏作弊的,也有说是小说里主角开挂的,还有就是跟那个,呃,日本某个男演员加藤鹰挂钩的,说他有啥特别的手法。
就喜欢琢磨点实际的。你说游戏作弊器,那玩意儿我年轻时也捣鼓过,改改数据啥的,没啥技术含量,就是图个爽。小说里的金手指,那更是作者瞎编,图个乐呵就完了,当不得真。
琢磨那“手法”
真正让我上心琢磨的,是那个所谓加藤鹰的“金手指”。倒不是说我想学那个,主要是好奇,这玩意儿真有那么神?还是就是个噱头,吹出来的?
我就开始瞎琢磨,你说这手指头,能有啥特异功能?不就两根指头嘛我试着自己活动活动,左搓搓右揉揉,没感觉有啥不一样。难道是需要什么特别的训练?还是说有什么秘诀?
那段时间正好我闲着没事,就爱瞎琢磨。我试着去理解这“金手指”背后可能代表的含义。我觉得,可能不是指手指本身多厉害,而是说一种技巧,一种对细节的把握,或者说是一种专注度?
- 第一步:观察。 我开始留意平时做事,哪些地方需要特别精细的操作。比如以前修个收音机,或者后来捣鼓电脑硬件,换个CPU风扇啥的,手上都得有点准头。
- 第二步:实践。 我就刻意练习一些需要手指灵活性的事儿。比如,呃,没事儿就拿俩核桃在手里转,练练指头。还试过学着快速拆装一些小零件,就想看看能不能练出点所谓的“感觉”。
- 第三步:思考。 瞎折腾了一阵子,没啥特别的感觉。手指头还是那手指头。我就开始想,这事儿可能压根就不是物理层面的。
联系到实际生活
后来有件事儿让我有点明白了。我有个老哥们,以前是工厂里的老师傅,修车床那叫一个绝。有一次车间一台老机器坏了,德国专家来看了半天,没辙,说得换零件,要等。那老师傅过去听了听,摸了摸,然后拿个小锤子,在某个不起眼的地方轻轻敲了几下,又调整了几个螺丝,机器居然就转起来了。
当时我就问他:“师傅,您这手也太神了,跟有特异功能似的,是不是有啥诀窍?”
他嘿嘿一笑,说:“啥诀窍?就是听得多了,摸得多了,知道这机器的脾气罢了。哪儿响声不对,哪儿发热异常,心里大概就有数了。敲那几下也不是瞎敲,是让卡住的地方松动一下。”
我一下子有点通了。所谓的“金手指”,可能跟那老师傅的手艺一样,不是什么神秘力量,就是经验、专注和对对象(无论是机器还是别的)的深刻理解。你知道问题在哪,知道怎么用最小的力气解决最大的问题。这玩意儿靠的是积累,不是一天两天能练成的,更不是光靠吹牛就能有的。
我琢磨那“日本金手指”的实践过程,得出的结论就是:
别信那些玄乎的。
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,想把事儿做想达到某种“神奇”的效果,靠的还是老老实实下功夫,多看、多听、多练、多琢磨。经验到了,火候足了,你的“手”自然就好使了,干啥都得心应手。至于是不是“金”的,那就不重要了,好用就行,对?
这就是我琢磨“日本金手指”这事儿的一点过程和体会,没啥高深的,就是瞎琢磨呗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