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老琢磨一个事儿,就是网上老看到的那个“生化机器人”。听着挺玄乎的,又是肌肉细胞又是电脉冲啥的,感觉离咱们普通人挺远。但就爱瞎琢磨,也爱动手试试,总觉得不亲自搞一下,心里不踏实。
我就想着,能不能自己也整个类似的东西出来?搞真的肌肉细胞那玩意儿,咱没那条件,也没那技术。我就琢磨着,能不能用现有的东西,模拟一下那个“生化”的感觉,重点是这个“动起来”的过程。
开始捣鼓
第一步,找家伙事儿。我翻箱倒柜找了个旧的、最简单的那种轮式机器人底盘套件,就是带俩马达能跑的那种。然后,还得有个“脑子”,我就找了个常用的开发板,类似 Arduino 那种,能写点简单程序的。
第二步,琢磨怎么“生化”。既然没真肌肉,我就想着用点别的模拟。我想,生物对环境有反应,对?比如光线、声音啥的。那我就给这小机器人装上传感器,一个光敏电阻当“眼睛”,一个声音传感器当“耳朵”。想法很简单:给它点光,它知道动;有点声音,它也知道反应一下。
第三步,接线。这一步就比较烦人了。得把光敏电阻、声音传感器都接到开发板上,再把开发板接到控制马达的驱动板上,驱动板连着那俩小马达。线拉得乱七八糟的,有时候接触不好还得重新弄。这一步特别考验耐心。
写代码让它“活”起来
硬件搭好了,就得写程序了。这块儿才是“灵魂”所在,虽然咱这灵魂比较简单。
- 我先写了个基本逻辑:平时,它就趴着不动。
- 然后,用光敏电阻检测光线强度。如果突然有强光照过来(比如用手电筒),就让它往前跑一段。模拟一个趋光性,或者被强光刺激的反应。
- 用声音传感器检测。如果周围突然有个比较大的响声(比如拍拍手),就让它停下来,或者稍微转个向,模拟一个受惊吓或者寻找声源的反应。
这代码写起来磕磕绊绊的,老是出些小毛病。要么是传感器太灵敏,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它就乱动;要么是太迟钝,你拿灯晃半天、拍手拍到红,它都没反应。调试代码花的时间最长,反反复复改参数,上传,测试,再改。
的样子
折腾了好几天,总算是让这个小东西能按我的想法动起来了。用手电筒照它,它会往前冲一下;在它旁边拍手,它会停住或者扭一下。
虽然,这跟新闻里那种用真实生物组织做的机器人差了十万八千里,连“生化”的边儿都沾得有点勉强。它本质上还是个靠传感器和预设程序跑的普通小机器人。
但整个过程,从想法到找材料,到动手接线、编程、调试,自己亲手走了一遍,感觉还是挺不一样的。至少我把“感知环境-做出反应”这个最基本的过程,用手头的东西给模拟出来了。也算是对“生化机器人”这个概念,有了一点点非常非常初级的实践体会。挺有意思的,瞎捣鼓的过程本身就挺好玩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