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老琢磨这个“欧美9”的事儿,不是啥大事儿,但就是有点儿绕。
这事儿得从头说起
起因挺简单,就是觉得脚上这双鞋快不行,琢磨着得换一双。平时我穿鞋,国内码大概就是42、43晃荡,买运动鞋的时候,店员老给我推荐,说“您试试这个欧美码9号的”。行,那就试试呗。
这一试,问题就来。有时候,这个“欧美9”穿着刚刚挺舒服。有时候,又觉得有点挤,或者有点儿松。我就纳闷,这同一个“9”,咋还这么多变?
开始自己瞎琢磨
闲着没事儿,我就上网扒拉。嚯,这一扒拉更晕。原来他们这“欧美9”还分好几种道道。
- 美国码(US)和英国码(UK)不一样: 这俩都叫“欧美”,但9号不是一个长度。
- 男码和女码也不一样: 同样是9号,男鞋女鞋差得还挺多。
- 不同牌子,标准也可能有点飘: A牌的9号和B牌的9号,上脚感觉可能完全两码事。
真是头大。 这不就跟我以前干活儿似的,一个需求,不同的人理解能差出十万八千里。你说要个“简洁明”的界面,结果做出来五花八门,各有各的“简洁”。
我的实践过程
光琢磨没用,还得实践。我就跑好几家店。
先去一家运动品牌集合店。跟店员说,我要试9号的。他问我,您说的是美码还是英码?我当时就有点蒙,我说,我也不知道,平时就听人说“欧美9”。他拿双美码9号的,我穿上,还行。
换一家专卖某个跑鞋牌子的店。同样说要9号。这回人家直接拿个盒子,上面写着US 9,EUR 42.5,UK 8.5。我说,,原来是美码9。穿上脚,感觉比刚才那双稍微紧点儿。这就怪,都是US 9。
店员看我皱着眉头,就过来搭话。他说:“哥,您这脚看着不窄,脚背是不是也有点高?我们这牌子有些系列楦型偏瘦,您试试宽版的9号?”
嚯,还有宽版! 试下宽版的US 9,感觉对!就是这个劲儿!
当时我就感慨,买个鞋都这么多学问。不光要看数字,还得看牌子,看款式,甚至还得解自己脚的特点。这跟我之前捣鼓一个项目似的,一开始觉得挺简单一个功能,照着文档做呗。结果?各种兼容问题,各种环境差异,各种隐藏的坑。发现,文档只是个参考,关键还得自己一点点试,一点点踩坑,把各种情况都摸透才行。
咋解决的
我买那双宽版的US 9。算是搞明白,以后买鞋,不能光说个“欧美9”就完事儿,得具体到是哪个国家的码,还得结合自己的脚型和品牌特点来看。这个过程,虽然有点折腾,但也算积累点经验值。
说到底,很多事儿都这样,看着简单一个标签,比如“欧美9”,背后可能藏着一堆细节和说道。不去亲自试试,不去琢磨琢磨,光听别人说或者看个大概,很容易就掉坑里。生活里这种事儿太多,不光是买鞋,干啥都一样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