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说说这个事儿。网上乱七八糟的东西多,前阵子就偶然瞅见有人传什么“摸奶动图”,当时我心里就“咯噔”一下,想着这都啥玩意儿。
看到这词儿,第一反应是挺反感的,觉得不太但转念一想,这网络世界,真真假假,有时候一张图、一个标题就能把事儿带歪到十万八千里外。这让我想起以前自个儿干过的一件糗事,也是跟图片瞎琢磨有关。
瞎琢磨的开始
那会儿刚学点皮毛的图片处理,就觉得自己挺牛,啥都想试试。有一次,朋友发来一张照片,是他出去玩拍的风景照,里面有几个人影,比较模糊。他就是随手一发,没别的意思。
我,手痒,就想着能不能把里面的人给弄清楚点,或者干脆给P掉,显得风景更纯粹。我打开那个常用的编辑软件,导入照片。
动手实践过程
我就开始瞎鼓捣:
- 放大图片,想看清人脸,结果越放越模糊,全是马赛克。
- 尝试用那个“修复”工具,想把人影涂掉,结果涂得跟狗啃似的,背景都花。
- 又试着用那个“克隆图章”,想用旁边的景物覆盖人影,结果技术不到家,弄得一块一块的,特别假,一看就是P过的。
- 甚至想着能不能把人影单独抠出来,再锐化一下看看?结果边缘弄得跟锯齿一样,难看死。
折腾大半天,对着那张图是又抠又抹,又调色又锐化。各种工具轮番上阵,效果是越来越糟。那张原本还不错的风景照,被我弄得面目全非,简直没法看。
的反思
关掉软件,看着那张被我毁的图,心里挺不是滋味的。本来挺简单一事儿,就是手欠,想瞎显摆技术,结果弄巧成拙。那时候就意识到,很多东西,不是你想当然就能做好的,技术不到家,瞎猜瞎弄,只会把事情搞砸。
这事儿过后,我对网上那些所谓的“爆料图”、“神秘动图”啥的,就多个心眼。谁知道那背后是啥情况?可能就是别人随手拍的,或者干脆是恶意P的、故意截取的片段?看到一个词儿、一张图,先别急着下定论,也别跟着瞎起哄。毕竟眼见都不一定为实,更别说经过几手传播、加工的东西。
现在看到类似“摸奶动图”这种抓眼球的词,我心里先是“”一下,然后就想,得,别又是啥断章取义或者干脆是编出来博眼球的玩意儿。还是实在点,干点正经事靠谱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